|
|
![]() |
当前位置:
辽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 专题专栏 > 市县后勤
辽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 专题专栏 > 市县后勤
树立新思维 挖掘新亮点 全力打造丹东公务接待新格局
来源:辽宁机关事务 时间:2021年04月28日
树立新思维 挖掘新亮点
全力打造丹东公务接待新格局
王 瑞(丹东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2020 年,丹东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丹东市接待办公室)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在围绕中心上谋求创新,全力推进公务接待工作品质的提升、品牌的树立、文化的传播,共计接待来丹考察调研的各级领导、各界宾客 235 批次 1939 人次,做到了零差错、零失误、零瑕疵,得到领导及来宾的高度肯定。
事无巨细 提升接待软实力
把接待工作放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去思考、去谋划,切实将热情周到的“软实力”转化为促进发展交流的“硬支撑”。注重从“坚持标准”和“提升品质”上下功夫,立足当前环境,做到“软硬兼施、以软为主”,提升公务接待品质及层次。
全程谋划抓细节。构建通畅、高效、协作的公务接待网络,在重大会议活动保障中,以考察点、会场、酒店为载体形成联动机制。做好接待前的准备工作,准确把握来宾信息、个性和需求、活动主题、工作路径等,做到想在前,干在先;做好接待中的准备工作,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每一项工作落实具体人员负责;做好接待后的督办工作,在每批任务完成后及时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相关规定,认真梳理流程,及时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促进工作完善。
强化学习提素质。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齐步走,2020 年共开展理论学习 48 次,扎实推进理论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建设,进一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接待工作有序开展。切实提高接待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队伍,让每一位接待人员既是接待工作的专才,也是懂市情、会公文、精业务、善交际的通才。
开展专题培训指导 20 次,全面提升接待干部在政治经济、接待礼仪、接待技能、餐饮文化、风俗人文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推出“人人能接待”培养计划。通过导师带徒、实战学习、经验交流等,有效提升整体接待能力和水平。
心无旁骛 树立接待品牌
文化是公务接待工作的灵魂,是地域个性的重要表现。
丹东是“中国边境第一城”,地理位置特殊,风景气候宜人。随着“宜居丹东”城市品牌战略的不断推进,到丹东视察调研的各级领导、参观考察的党政代表团、投资考察的客商日益增多。特别是随着抗美援朝纪念馆重新向社会开放后,大批红色教育、主题教育等活动纷至沓来。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先后三次来丹参加活动及调研,对丹东公务接待工作给予“用心了、有内涵、有文化”九字高度评价。这是赞誉,更是鞭策。公务接待不仅要打好服务牌,也要打响文化牌、打造特色牌,为公务接待注入新的活力,形成独树一帜的接待品牌,实现接待效应的最大化。
弘扬文化提内涵。为更好地展示丹东的投资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窗口单位优势,既当服务员,又当宣传员、推介员。在接待工作实践中,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依托人文历史、自然风貌和城市精神的深厚内涵,不断提高接待服务中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宣传品设计上,以中国风为主题,运用古典元素,加入原创和手绘设计,充分体现地方文化民俗、特色景点、地标建筑。带有立体景观的菜单、四季风景引导卡,中朝鸭绿江大桥、民俗人物微缩景观等给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制下发《丹东市情 100 问》,要求所有接待服务人员熟背,随时、随地投递丹东名片。目前,“抗美援朝英雄城市”“改革开放明星城市”“最大最美边境城市”“绿水青山宜居城市”四大文化品牌设计工作正全力推进中。
立足实际显特色。在安排接待用餐时,根据来宾单位和接待主题设计桌景摆台,营造热情友好、合作共赢的用餐氛围,体现丹东广纳宾朋、开明开放、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立足丹东丰富的自然物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积极挖掘地方特色,着力开展特色接待、文化接待,积极推介地工产品,优化营商环境;对接建立起特色农产品直购渠道,保证食材纯正地道;继承创新地方特色菜肴,做到土菜新做、粗菜细做、细菜精做,让“土菜”留土味、展新味、上品位,成为公务接待的主打菜品;充分发掘菜品名称、典故内涵、产业特色,赋予文化色彩,以“食材”为媒,讲好“丹东故事”。在产品选用上,宣传推广康齿灵牙膏、鸭绿江矿泉水等 10 余种本土品牌;在菜名设计上,采用“主产区+菜名”形式,推介地方产品,如东港草莓汁、九连城蓝莓汁、马市岛萝卜丝饼、东港原汁黄蚬子、凤城大骨鸡炖松蘑、宽甸什锦菌类拼盘等。
责无旁贷 倡导厉行节约
公务接待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也是作风建设的一个方面。中心坚持把勤俭接待作为一种政治任务,牢固树立“节俭而不怠慢、简朴而不失礼、低调而不低效”的理念,积极推行理性接待、绿色接待和低碳接待,去奢从简,突显高品位与深内涵。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制止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规范接待流程,有效控制公务接待经费 ,确保每笔支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加强管理促规范。一方面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范围,按照既坚持厉行节约、又有利于公务活动开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公务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讲求实际效果、实事求是。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时间、内容、路线、频 次、人员数量等。另一方面,严格实行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接待方案执行,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对无公函(或电话通知)、非公务活动的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规范审批流程,界定接待范围和标准。把审批程序前置,层层把关,全程流痕,构筑严密的制度体系。
厉行节约倡节俭。把更新理念融入工作全过程,把勤俭节约作为简化接待厉行节约的重要环节,以科学的方法和实干巧干的能力解决问题,做到简化而不失礼节,热情而不超标准。遵循“从严从简,体现丹东特色”接待思路,科学规划,尽可能降低接待成本。在住宿安排方面,客房物品齐全,摆设以简洁、方便为原则,让来宾感觉温馨舒适;在菜品安排方面,结合本地果蔬、海鲜上市实际,定期推出特色菜,提前制定菜谱,降低采购成本,节约贮存成本。原材料做到物尽其用,将边角余料制成佛手卷、海鲜羹、鱼头汤、调制高汤、腌制东北特色开胃酱菜等,冷荤、面点、切配等环节设置专用厨余垃圾桶,并考评原料、废料记录,培养节约习惯,将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当有新作为。公务接待作为城市对外交流的“第一窗口、第一名片”,更需要顺时应势,不断推陈出新。新时代,如何走出一条既符合上级规定要求又切合市情实际的公务接待新路子?这是丹东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丹东市接待办公室)领导班子一直在前进中思考的问题。
以创新实干攻克前行难关,既厚植接待工作本身,更拥抱城市发展未来。丹东公务接待,不断创新的是工作思路,从未改变的是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
|